11月30日-12月1日,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首次以在線形式在北京、東京兩地舉行,論壇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本外務省支持,中國外文局和日本言論NPO共同主辦,主題為“疫情后的國際秩序與中日兩國的作用”,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百余位來自中日兩國政界、經濟界、企業界、學術界、傳媒界以及公共衛生領域的嘉賓,就政治互信、經貿合作、安全保障、媒體責任、數字經濟與疫情防控等重要議題展開討論。
12月1日下午,賈敬敦主任受邀出席“北京-東京論壇”數字經濟分論壇并發言,中日兩國12位專家、學者針對“未來數字科技格局及中日技術合作”展開研討,并就相關議題達成共識。
賈敬敦主任在發言中首先肯定了中日在數字經濟領域開展交流合作的重要意義。他表示,世界正在進入一個數據時代,數字科技保持了持續活躍的創新,而且新技術、新成果不斷地涌現,數字產業加快崛起,數字技術、數字科技也對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未來,數字科技、數字產業會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持續產生深遠的影響。對這樣一個重要的時代命題,中日兩國就它的發展以及相關的合作展開交流與對話意義重大,這不僅對中日兩國,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對全球治理也有重要的意義。
就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方面,賈敬敦主任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科技和數字產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數字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169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近幾年西安、合肥、杭州、沈陽等幾十家國家高新區都制定了相應的數字經濟或數字產業發展規劃。火炬中心愿意與日方保持溝通,共同推動設立中日數字產業園,為中日兩國圍繞數字技術創新和產業合作搭建平臺。
針對雙方未來合作,賈敬敦主任提出幾點建議,一是分歧不應制約雙方的合作,鑒于中日合作與現行法律并不相背離,提出關切恰恰能為深化合作提供切入點;二是中日雙方可以在數字經濟和產業發展上開展務實合作,繼續對雙方關切的問題提出具體解決辦法;三是建議在政府、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等層面,開展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賈敬敦主任的建議得到中日雙方專家的積極響應,大家一致認為,在中日共同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基礎上,類似的交流對話活動的頻次和深度應越多越好,越快越好,這有利于大家增進了解,減少誤會,務實合作。中方論壇由科技日報社副社長房漢廷主持,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科大訊飛相關企業負責人出席并發言。